2024年11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召开。全国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诚信管理部门的代表参会并围绕论坛主题“弘扬科学道德,涵养优良学风”展开探讨。会上,各地方科研诚信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就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进行深入交流,聚焦主题、开阔思路、凝聚共识,在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恪守学术道德 弘扬优良学风”湖北倡议》。全文见下。
“恪守学术道德 弘扬优良学风”湖北倡议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崇高使命。科研诚信作为科研工作的基石,是维系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及社会各界同仁,共同发出以下倡议:
第一,坚定信念,恪守科研诚信原则。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科研实践、推动学风建设的强大力量。坚决抵制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养成崇尚科学精神、遵循科研伦理、严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扣好学风建设“第一粒扣子”。弘扬创新精神,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第二,完善机制,构建科研诚信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科研诚信的基本要求、行为准则、监督机制和惩处措施。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压实科研人员和管理机构主体责任。强化科研诚信教育,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引导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激发学术创新创造活力。加强科研诚信监督,建立健全科研诚信监督体系,完善科研诚信管理系统,保证科研活动全过程透明、公正、公开。
第三,营造氛围,促进科研诚信文化。树立榜样引领,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营造诚信教育浓郁氛围。推动科研诚信文化建设,丰富科研诚信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增强科研人员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健康向上的科研生态环境。加强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提升科研诚信水平。
第四,面向未来,共创科研诚信新篇章。加强科研诚信人才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研诚信事业。推动科研诚信技术创新,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科研诚信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科研诚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石,是科研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为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